010-81297418 651996170
北京路达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报价 下载中心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售后服务 网站地图
行业资讯
Industry Information
 我们的位置:北京市大兴开发区  联系电话:010-81297418  请关注我们获得更多优惠!!
首页 / 行业资讯
下载中心 技术支持 行业规范 行业资讯 公司新闻 产品中心

| 行业资讯 |

十大混凝土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UPDATE:2016/6/21 来源:北京路达

本文将混凝土常见的质量问题、图片、防治措施总结提炼了出来,

混凝试块留置不规范

现象1:普通混凝土试块留置组数不符合规范要求,同条件和标准养护试块放置位置不符合要求。

 

防治措施:

1、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混凝土每200m3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2、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3、冬期施工还应留置负温转常温试块和临界强度试块。4、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式件,同条件养护式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一般不少于2组)。

 

现象2:抗渗混凝土试块留置组数不符合规范要求,同条件和标准养护试块放置位置不符合要求。

防治措施:

1、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同一配合比,生产工艺基本相同,每单位工程不得少于两组抗渗试块(每组6个试块)。2、试块应在浇筑地点制作,其中至少一组应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其余试块应与构件相同条件下养护。3、留置抗渗试块的同时需留置抗压强度试件并应取自同一盘混凝土拌合物中。4、同条件试块制作拆模后,应在试块上注明制作时间、等级、工程部位。焊制钢筋笼或木箱将试块存放在楼层内,与构件相同条件下养护并计算龄期。5、完善标准养护室内设施。健全管理制度。

 

梁柱接头高低标号混凝土分隔不清

现象:部分柱梁节点出现底等级砼浇至高等级区域,柱头出现“软夹层”现象,存在质量隐患。隔离钢丝网加固不牢固。

 

 

原因:技术人员交底不清,检查不到位。

防治措施: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控制砼的浇筑时间,防止冷缝出现,防止底标号砼流入高标号区域。离开柱身30cm处,在梁内埋设双层20目隔离钢丝网并加固牢固,高等级砼应堆至板面,允许高标号砼流入底标号区域,不允许底标号砼流入高标号区域。另外要严格控制砼的浇筑时间,防止冷缝出现。

蜂窝、麻面、孔洞。

现象1:蜂窝、麻面、孔洞

 

 

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砼前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砼失水过多或滑浆,砼呈干硬状态,使砼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2、砼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砼和易性差,砼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3、砼浇灌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砼离析,因而出现蜂窝麻面。4、砼浇入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造成蜂窝麻面。

防治措施:

1、浇灌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2、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应为1-2分钟。3、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4、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

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美观,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如果是小蜂窝,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如果是孔洞,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方可处理。

 

非结构性裂缝

现象:混凝土浇筑完后表面出现起皮开裂。

 

 

原因:1、混凝土塌落度过大,施工人员在一次收面时大量洒水,由于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形成的塑性收缩裂缝。2、没有把握好二次收面时间,甚至没有进行二次收面。3、成型后没有及时进行养护。

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混凝土塌落度,严禁浇筑过程中加水。2、混凝土浇筑后初凝后终凝前必须进行二次收面。3、加强保温、保湿养护。

混凝土养护:1、自然养护:覆盖浇水养护。薄膜布养护。薄膜养生液养护2、加热养护:蒸汽养护

结构性裂缝

现象1:混凝土现浇结构板贯穿裂缝(渗水)。

 

 

原因:1、施工单位模板支撑体系投入不够。上层顶板砼浇筑前早已将下一层的支撑体系拆除(严重违规)。2、荷载超标。而上层模板、钢管支架、钢筋、未凝固的砼、振捣及下料冲击荷载,大大超过设计承载力。3、拆模过早或过早堆载。

防治措施:1、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浇灌完的混凝土要及时养护,防止干缩,冬季施工期间要及时覆盖养护,防止冷缩裂缝产生。2、加强施工管理,混凝土施工时应结合实际条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塌落度等符合规定的要求并严格控制外加剂的使用,同时应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到冲击。增加结构支撑体系。3、严格控制拆除承重底模的时间,控制楼面堆载。

 

现浇结构板收面粗糙

现象:现浇结构板收面粗糙

 

 

原因:技术人员交底不清,检查不到位,工人工程质量意识淡薄。

防治措施:1、要充分考虑混凝土浇筑后必要的技术间歇时间,以便于成品保护。浇筑时合理安排作业面,保证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振捣、找平和初次收面。

  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初凝时间(min


注:当混凝土中掺有促凝和缓凝型外加剂时,其允许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

2、混凝土找平后用木抹子压一遍,同时将局部不平整的地方修复。混凝土从浇筑成型至初凝期间,固体颗粒下沉,水分上升,即在表面产生沁水,同时混凝土发生沉降收缩。在这种情况下,即混凝土初凝后(操作人员上去有脚印但不下陷)用铁抹子进行二次收面(也可用磨光机进行磨面),直到表面平整无砂眼为止。表面压光后用专用工具将其拉毛。这样可以使混凝土表面组织重新排列,消除表面沁水和干缩,增加密实度。3、二次收面后立即进行覆盖保温、保湿养护。

混凝土振捣不密实

现象:混凝土振捣不密实。

 

 

原因:1、振捣棒插入的间距过大。2、分层浇筑,下料厚度过大,振捣深度不够。3、局部钢筋过密。4、振捣时间过快。5、局部漏振。

防治措施:1、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一般为300~500mm。当水平结构的混凝土浇筑厚度超过500mm时,可按16~110坡度分层浇筑,且上层应超前覆盖下层混凝土500mm以上。2、振捣混凝土时振动棒插入的间距一般为400mm。振捣时间一般为15~30s。并且在20~30min后对其进行二次复振。3、墙柱新浇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在底面上均匀浇筑5cm厚与结构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4、对于有预留洞、预埋件、钢筋密集的部位,应预先制定好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顺利布料和振捣密实。

混凝土振动设备:1、插入式振动器(当钢筋十分稠密或结构厚度很薄时,其使用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混凝土浇筑层厚度: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2、平板式振动器。

 

施工缝留置

现象:施工缝位置不正确。

 

 

原因:1、施工方案不合理,技术交底不清楚。应急措施不到位。2、对施工缝留置不重视。事前准备工作不到位。3、、再次浇筑混凝土时对接茬部位没有进行彻底清理。

防治措施:1、施工缝的设置要综合考虑以下原则:①施工缝应留在结构剪力较小的部位;②施工缝一般应垂直于结构的纵轴线;③施工缝应避开结构的薄弱环节;④施工缝的设置应考虑施工简便易行。⑤施工缝的设置可用结构后浇带。2、做好应急措施。3、施工缝处理方法

、无防水要求的施工缝处理:处理方法:旧混凝土接触处,彻底清除施工缝处残渣,并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予以清除;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清除;在浇筑混凝土前,先在施工缝面涂刷专用混凝土界面剂。、有防水要求的施工缝处理方法:处理方法:同无防水要求的施工缝处理方法,另在施工缝处增设止水带,止水带采用镀锌钢板止水带。 后浇带、施工缝处混凝土浇筑施工注意事项:施工缝处采用镀锌钢板止水带焊接连接,施工时确保止水带位置准确,焊接牢固,在浇筑前先对其清理,并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凿表面打毛,保证混凝土的粘结、防水性能。

缺棱掉角

现象:模板拆除后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

 

 

原因:1、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在拆模时棱角被粘掉。2、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3、在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4、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均。

防治措施:1、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N/²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2、增加模板数量,控制模板拆除时间。3、处理办法:将缺棱掉角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用1:2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用比原来高一等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

墙柱根部错台、烂根

现象1:普通混凝土试块留置组数不符合规范要求,同条件和标准养护试块放置位置不符合要求。

 

 

原因:1、墙柱根部楼面混凝不平整,在模板支设时底口封堵不严漏浆而产生烂根。2、墙柱侧模根部跑模漏浆而产生烂根。3、根部混凝土欠振捣造成烂根。

防治措施:1、模板支设前尽可能保证楼地面平整,模板底口封堵严密。2、模板拼缝严密,支撑稳定牢固。3、外墙配置专用吊梆模4、混凝土振捣时严格控制振动棒插入深度、插入间距和振捣时间。

梁底、板底混凝土夹渣、不密实

现象1: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抛洒严重

 

现象2:梁底、板底混凝土夹渣、不密实。


原因:交底不清楚,措施不到位。

防治措施:1、加强技术交底,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需移动输送泵管时应停止混凝土输送,并在管口加套编织袋防止抛洒。2、对局部抛洒的混凝土及时进行清理。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加强振捣,防止露振。

友情连接
LINK
  • 达考特仪器公司
  • 土木工程检测仪器网
  • 路达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北京路达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大兴经济开发区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010-81297418  手机:18611733685
网址:www.tmgc17.cn       www.tmgc17.com      E:mail:tmgc17@163.com
Copyright(C)2016 路达伟业 版权所有